CasImg
次磷酸铵
产品纠错
CAS号:7803-65-8 | 英文名称:Phosphonous acid ammoniate (1:1)
分子式 H3N.H3O2P
分子量 83
EINECS号 232-266-0
MDL MFCD00050356
Smiles
InChIKey
乙二醇化学百科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次磷酸铵
英文名称 Ammonium hypophosphite
CAS号 7803-65-8
分子式 H3N.H3O2P
分子量 83.03
EINECS号 232-266-0
物化性质
熔点 155-160 °C
密度 1.634 [CRC10]
溶解度 极易溶于H2O;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丙酮
形态 白色吸湿性结晶
颜色 白色吸湿性晶体、结晶
水溶解性 1000 g/L
Merck 13,530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Xi
危险类别码 36/37/38
安全说明 26-36
WGK Germany 3
海关编码 28351000
毒害物质数据 7803-65-8(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生产及用途
次磷酸铵,又名次亚磷酸铵或卑磷酸铵,化学式NH4H2PO2,白色片状晶体,棱形正交晶系。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可溶于乙醇、氨,难溶于丙酮。有潮解性。加热至240℃时分解并放出磷化氢。用作分析试剂,并用于制药工业。 本信息是由Chemicalbook的丁红编辑整理。次磷酸铵为白色片状晶体,棱形正交晶系;熔点:200℃;相对密度(比重):1.634;溶于水,可溶于乙醇、氨,难溶于丙酮,其中溶解1g次磷酸铵约需要1ml水、0.2ml沸水、20ml乙醇,水溶液呈中性;有潮解性;加热至240℃时分解并放出可燃性磷化氢。1.一步法:由黄磷与氨水直接反应制取,但反应条件难以控制,往往有一定的副产物亚磷酸铵生成,此外,该方法还会产生PH3废气,PH3气体有毒,遇空气即燃烧,十分危险。
2.中和法:将氨气通入高纯次磷酸中可生成次磷酸铵溶液,再经过蒸发结晶即可获得次磷酸铵成品。此方法中制取次磷酸的操作环节较复杂,因此此方法操作较复杂。
3.向次磷酸钙溶液中加入一种含有能被钙离子沉淀的酸根的铵盐即碳酸铵而制得次磷酸铵溶液,然后经过浓缩得到次磷酸铵固体。1.用作分析试剂;
2.用于制药工业;
3.用于铝电解电容器、聚酰胺。
化学性质 
白色斜方片状或颗粒结晶。溶于水、醇、氨,不溶于丙酮。其水溶液呈中性。
用途 
用于制软焊剂(焊接不锈钢等)和聚酰胺催化剂
用途 
用作分析试剂,也用于制药工业
上下游产品
上游产品共计:0个
下游产品共计:0个
产品供应商

本网站展示的所有产品仅用于工业制造、技术研发、科学研究,所有产品非药品不可食用,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及平台管理要求,购买相关危险物品应取得有效的资质、资格条件。 参考《应急管理部等多部门关于加强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知 (应急〔2022〕119号)》 和《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

Copyright © 2021-2025 chemhome123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4096099号- 1|冀公安备13042302000143号|互联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50121 |药品、 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凭证备案号:(冀)-非经营性-2025-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