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CAS号:135-19-3
|
英文名称:2-Naphthol
分子式
分子量
EINECS号
MDL
Smiles
InChIKey
乙二醇化学百科
基本信息
物化性质
安全信息
生产及用途
▼ ▲ 添加剂中文名称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添加剂功能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乙萘酚 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仅限柑橘类) 防腐剂 0.1 残留量≤70mg/kg 化学性质 白色有光泽的碎薄片或白色粉末。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及碱溶液。用途 乙萘酚又称β-萘酚、2-萘酚,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萘氧乙酸的中间体。它是重要的有机原料及染料中间体,用于制造吐氏酸、丁酸、β-萘酚-3-甲酸,并用于制造防老剂丁、防老剂DNP及其他防老剂、有机颜料及杀菌剂等。作防腐剂,我国规定可用于柑橘保鲜,最大使用量为0.1g/kg,残留量不大于70mg/kg。 用途 2-萘酚可用于溴、氯、氯酸盐、铌、铜、亚硝酸盐和钾的检定;一氧化碳、铜、亚硝酸盐和钾的测定;烯丙醇、甲醇、氯仿等的定性测定;酚磺转移酶的荧光测定底物;乙烯吸收剂;荧光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染料中间体 生产方法 其制备方法是在140℃将硫酸加入熔融萘中,在162~164℃进行磺化,将磺化物水解,吹去游离萘,用亚硫酸钠与其反应使生成2-萘磺酸钠盐,该钠盐固体和氢氧化钠于285~320℃进行碱熔,然后在320~330℃保温1h,将碱熔物稀释后通入二氧化硫进行酸化得粗制品,洗涤脱水后蒸馏而得产品。生产方法 由萘经磺化、碱熔制得。磺化碱熔法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生产方法,但腐蚀严重,成本较高,废水生物氧耗量高。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2-异丙萘法,以萘和丙烯为原料,在生产2-萘酚的同时副产丙酮,这方法与异丙苯法制苯酚的情况类似。原料消耗定额:精萘1170kg/t、硫酸1080kg/t、固体烧碱700kg/t。生产方法 磺化碱熔法将精萘置于磺化锅,加热(熔融)至140℃。在20min内加入1.085倍(摩尔比)浓硫酸,升温,并在160~164℃下保温2.5h。当2-萘磺酸含量达66%以上、总酸度为25%~27%时结束反应。磺化物于水解锅中在140~150℃下水解1h。然后在中和锅中,在80~90℃下用亚硫酸氢钠溶液中和至刚果红试纸不变蓝为止。用蒸汽和空气驱除SO2气体,降温至30~40℃后吸滤,并用10%的食盐水洗涤后再吸滤得2-萘磺酸钠。 将氢氧化钠置于碱熔锅中,加热(熔融)至290℃,在约3h内将2-萘磺酸钠加入,直至游离碱含量为5%~6%为止。之后,于320~330℃下保温1h。碱熔物稀释于水中,在70~80℃下通SO2至酚酞无色。加水煮洗,除去亚硫酸钠,再经脱水、减压蒸馏得成品,总收率为73%~74%。 2-异丙萘法 以萘和丙烯为原料,在生产2-萘酚的同时副产丙酮。
上下游产品
上游产品共计:16个
下游产品共计:58个
相关产品
|
||||||||||||||||||||||||||||||||||||||||||||||||||||||||||||||||||||||||||||||||